微信號:狀元雨供水掃一掃 聯(lián)系我們
似乎從記事的時候開始,關于母親的印象就和扁擔連接在一起的。每天早上,母親總會早早的起床,然后拎起墻角的那根扁擔,去村里的水井挑回一家人一天所需要的用水。從做飯洗衣到喂狗養(yǎng)雞,都需要母親一桶桶的將水擔到院子中的那口黑色的大缸里,大缸實在太大,所以母親每天都需要從院子到水井往返四五趟才可以。
家鄉(xiāng)
農家的生活是平靜的,就在這日復一日的扁擔吱呦聲中我學會了走路,開始了上學,到離開…我在家的日子也從每天變成了寒暑兩假,又變成現在的每年幾天??墒?,除了我,似乎一切又都沒有改變,在偶爾在家的日子里,母親依然每天早晨早早的拿著她的扁擔和水桶,去將那口黑色大缸填滿。這似乎給了我一個錯覺,母親好像永遠不會變老,這個家也一直會這樣,不會改變,在我需要的時候,繼續(xù)源源不斷的給我提供著溫暖。
山村
其實村子里也張羅著裝過自來水,可是因為是山村,哪怕政府承擔大部分,分攤到每個人頭上仍是一筆不小的支出,更別說以后用水需要花錢,雖然只是幾塊錢的小事,但對節(jié)儉了一輩子的山村鄉(xiāng)親來說,還是有點不好接受,這個事情就這么耽誤了下來。
發(fā)現變化好像是從上次十一回家的時候,無意中看見墻角的扁擔旁那兩個水桶變成了兩個小很多的塑料桶,知道那時,我才反應過來,原來母親已經快五十多歲了,以前的大桶已經挑不動了…心里就那么瞬間被酸楚填滿,我到底有多久沒有好好的關注過這個家了,我到底要索求到什么時候,我明明已經有能力去幫助這個家的…
小雞
其實開始的初衷是學習村子里其他的人家,在自己院子里打口小水井的,雖然不如自來水,但配個水泵,至少母親免去了每天的奔波之苦,雖然還是有些不便利,但總歸是比以前方便了好多。打井師傅就是找的隔壁村子的,嚴格算起來我還要叫他一聲三叔,雖然只比我大幾歲,可是農村,輩分比年齡重要。
生活
閑著無聊就一邊看他干活,一邊陪他聊天,順便說了下我的想法,讓他幫我打好水井之后直接下好水泵,方便母親使用。三叔聽了我的想法之后,便建議我干脆直接再買個壓力罐,這樣配起來使用方便,比城里自來水都方便,只要水井有水,家里有電,擰開水龍頭就有水,而且壓力大,上個太陽能什么的一點問題都沒有。
壓力罐
給母親裝個自來水,這個建議直接抓住了我的心臟。不說太多過程,只是完工的時候,母親擰開水龍頭,我清楚的看到母親眼淚嘩的就流出來了。原來,母親那么容易滿足,滿足到只需要一個可以隨時隨地的擰開水龍頭。
風景
我們都以為父母是不需要回報的,所以只是一味的索取…我們都以為父母會要的很多,所以一直拼命努力,準備給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。其實,我們都錯了,他們需要你的關心,可卻不需要你付出多少,有時候,真的只是一個暖心的行動,就足矣……